发布日期:2025-08-29 05:47 浏览次数: 次
九游体育当产业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关于新的生产力方式,更多人讨论的则是“装配式装修”。大居住产业的工业化道路将以装配式为主要路径,这个看上去陌生的词语,未来将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华耐家居旗下的华耐智装,作为领先的装配式内装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近年来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和优质产品,推动国内装配式内装系统的整体进步。近日,搜狐焦点家居《FOCUS访谈》栏目对话华耐家居常务副总裁、华耐智装科技总经理孙立国,从政策驱动到市场破冰,深入解码装配式内装的发展现状与破局之道。
何为装配式内装?简而言之,就是“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据孙立国介绍,它源自欧美与日本,自2016年起在中国大力推广,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主要由整体卫浴系统、整体厨房系统、地面系统、隔墙系统、墙面系统、管线系统等空间系统组成。与现场砌筑抹灰等传统“湿作业”装修相比,装配式内装本质上是工业生产思维代替现场加工思维,通过标准化部件和模块化安装,能大幅减少现场施工中的粉尘、噪音污染等,显著提升装修效率和环保性。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倡导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倾斜引起了许多房地产及装修企业的高度重视。孙立国表示九游体育,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装配式装修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政策框架。自2017年起,住建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等便明确提出推广装配式建筑及内装,并在土地出让、项目审批等环节设置装配式比例要求。“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土地出让时就已经规定了装配式内装的比例指标,国企和央企率先推进,执行非常到位。”
目前,政府主导的安置房、旧房改造等项目已普遍应用装配式内装,标志着该模式从试点进入规模化阶段。孙立国认为,在政策持续赋能与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装配式内装行业未来潜力巨大,有望重塑中国装修产业的生态九游体育。
华耐智装在装配式装修领域的长期积累下,已逐步构建起足以深入市场的系统性优势。
聚焦其突出的产业链协同能力:装配式装修涉及设计、生产、施工、售后等多个环节,链条长九游体育、参与方多,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华耐智装并非从单一环节切入,而是覆盖交付全流程,并依托自建工厂,形成“设计—研发—生产—施工”闭环,实现了卫生间、厨房等核心空间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其次是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双向支撑。在产品研发上,聚焦个性化与功能性的结合。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生活习惯设计不同的产品方案;同时,与设计院紧密合作,实现产品体系的设计前置,更好地匹配项目需求。在生产制造上,通过自建工厂夯实制造根基,并持续研发架空地面、墙板等新型系统,体现出扎实的技术迭代与产品化能力。华耐智装工厂规划年产7.5万套中高端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不仅能满足全国工程项目的需求,也能为京津冀地区的零售项目提供及时的产品与服务支持,为响应市场需求打下了坚实的生产基础。
此外,华耐智装具备有丰富工装背景的交付团队。其核心交付人员多数具备工民建专业背景及国企/央企项目经验,熟悉现场管理与工程实施,涵盖大客户体系、工程业务体系等,业务覆盖面广,能够应对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为装配式装修的高标准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耐智装凭借其系统化布局、专业流程化体系与制造交付一体化的能力,在装配式内装领域已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力,更符合未来产业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发展需求。
装配式内装尽管在B端市场进展迅速,在C端家装领域的普及相较而言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孙立国看来,这与中国住宅结构非标、消费者对瓷砖等传统材料和装修的“执念”有关。“日本户型标准、产品通用性强,装配式推广自然容易。而中国消费者偏爱瓷砖、户型复杂多样,的确对标准化推广带来挑战。”
但他坚信,这一局面将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而逐渐扭转。尤其是二手住宅翻新、厨房卫生间局部改造,传统方式工期长、噪音大、粉尘多的弊病也日益凸显。如果能用新型材料在3–4天内完成装配,同时控制成本,年轻人会越来越愿意选择这种方式。
而针对目前阶段的C端家装市场,尤其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老旧住宅可持续性和未来的维护问题,装配式内装技术在旧改项目中的适用性如何,是否有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
对此,孙立国分享道,让老旧房改造全部运用装配式逻辑,显然还是一个至少目前难以实现的全新阶段。华耐智装正采取分步推进策略,优先聚焦于卫生间及厨房等核心痛点区域。
其中,防水环节是老旧房改造最大的难点,企业现阶段研发重点集中于装配式防水底盘,“将防水底盘技术做扎实以后,其他壁板、顶板组合等也就顺理成章快速落地。”这样的产品应用方案也可以成功替代传统工艺中耗时较长的防水处理及闭水试验。
孙立国透露,该技术目前已进入B端试验阶段,计划于酒店装修项目中率先应用,验证成熟后再向C端市场推广。此举有望将传统卫浴改造周期从15-20天大幅缩短至3-4天,显著提升改造效率并减少用户居住干扰。
相比于B端,面向C端的装配式内装在标准化共性下也有着个性需求,工业化与个性化需求常被视为矛盾。但孙立国指出,装配式内装本质是一项技术体系,并不排斥个性化设计,客户依然可在材质、花色等表现上实现差异化选择。
与日本、欧美普遍采用标准柜体+调节件的做法不同,中国当前市场仍以定制化逻辑为主,这也导致装配式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挑战,即使同一户型也存在尺寸偏差,难以实现完全标准化。因此,行业仍需在这个问题中寻找更符合中国市场的平衡点。
此外,随着装配式内装的推广,行业对人才技能需求正发生显著变化。家装产业发展近30年,非标准化作业一直是行业的最大痛点之一,家装是典型的劳务密集型行业,在传统的湿法装修中九游体育,每一个装修现场都是一个小型的生产作坊,而交付品质的高低就取决于水、电、木、瓦、油等每道工序中施工人员的手艺。
孙立国则分析了装配式内装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大工—小工”模式逐渐转向注重标准化安装能力的产业工人队伍。企业通过项目实战带动培训,将部分传统工人转化为熟悉装配工艺的专职人员。随着材料与工艺优化,装配难度进一步降低,安装效率有望大幅提升。如今,装配式工人职业教育机构也已积极响应,多地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装配式内装需求的产业工人,为行业持续输送匹配人才。
装配式技术对整个装修行业的冲击或许会持续显现,这是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向,向传统装修行业发起的效率、体验与成本之战九游体育。对企业而言,如何承接这场产业机遇,哪些领域可以成为重点关注的部分?
展望未来,孙立国认为装配式内装在三大场景中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酒店翻新、长租公寓和家庭旧改。尤其是酒店改造,装配式内装可在不影响营业的情况下,用大概一周的时间完成客房翻新,与过去动辄3个月的装修周期相比,将最大程度减少因装修误工造成的收入损失。政府推动的老旧小区改造也逐步引入该体系,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尽管当前仍面临异形空间适配和消费认知等挑战,但确定性方案与标准化生产将驱动装配式内装实现更大突破。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秦皇岛设有研发中心,不断对装配式产品和工艺进行创新与打样优化,以提升产品适应性和交付质量。在业务拓展上,企业依托装配式技术优势、全链条服务能力及工装团队高效协同,计划与连锁酒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提供从创意设计、施工图到装配施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且目前已有全程主导的酒店设计落地案例。
尽管前期设计服务多为投入阶段,但华耐家居着眼于长远布局,看好装配式内装的成本与效率优势,旨在打造在公寓、酒店及C端旧改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构建新的业务增长极。
随着“好房子”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标准的逐步推广,装配式内装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正如孙立国所总结的,“装配式内装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标准化生产体系日趋完善、安装速度持续提升,加之技术逐步成熟、规模不断扩大,必将重塑装修行业的效率与体验。”装配式内装有望真正走向千家万户,成为家装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